长宁县




  长宁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宜宾腹心地带,因历史上“蜀每有事而独晏然自保,民族和睦相处,长久安宁”而得县名。全县幅员面积945.76平方公里,辖13个镇,总人口为43.1万人,共有汉、苗、彝等9个民族。长宁县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中低山,中北部为丘陵,海拔245.9米-1408.5米。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最高可达47000个/立方厘米,是著名的长寿之乡。拥有世界面积最大的最美竹海、最美丘陵、中国丹霞、中国南方喀斯特、东汉崖墓群、竹雕、竹食等世界级文化和旅游资源,2018—2019年蝉联中国最美县域。长宁县是“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全国十佳生态养生旅游名县”、“四川省首批天府旅游名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四川省旅游强县”、“四川省乡村旅游强县”、“四川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县”。

  生态基础良好。全县森林面积92.66万亩,森林覆盖率65.6%,竹林面积71.88万亩,生长竹485种,约占世界三分之一、中国一半以上,是世界最大的散生竹、丛生竹和混生竹生长基地,是世界竹种基因库、中国竹子之乡。拥有国家唯一的竹类自然保护区、国家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长江长宁段、国家竹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是“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省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先进县”“省级生态县”。县城是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旅游资源富集。长宁县拥有世界面积最大的最美竹海、最美丘陵、中国丹霞、中国南方喀斯特、东汉崖墓群、竹雕、竹食等世界级文化和旅游资源。有蜀南竹海、西部竹石林(兴文石海4大园区之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长宁竹海、长江上游珍稀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七个洞东汉崖墓群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宜宾竹文化国家农业文化遗产1项;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5个,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5个;有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3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有省级中医院健康旅游示范基地1个,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个,省级中小学红色研学旅游示范基地2个,省级地学研学示范基地1个,天府旅游名镇1个;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虫虫歌、车车灯、双河凉糕)。

  交通区位优越。长宁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处于成渝经济区南部,四大区域性中心城市腹地,地处成渝滇黔“X”交汇点重要次枢纽位置,拥有宜叙高速、宜威高速、宜宾绕城3条高速6个互通站口和宜宾港长宁香炉滩千吨级码头,广(州)兰(州)高铁核心段成贵高铁长宁县城设站,获评第三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宣传营销力度强。按照“立足省内、主攻川南、辐射全国”宣传促销思路,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进行全方位宣传。长宁县先后承办了第三届中国竹文化节、第四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发展大会、APEC中小企业峰会、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中国长宁蜀南竹海全国热气球锦标赛、全国城市森林马拉松蜀南竹海首站赛、第十一届中国竹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扩大影响力,提高知名度,拓展客源市场。长宁经济活力持续增强,为打造“中国竹都,最美竹海”、加快宜宾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贡献力量。

  特色产业鲜明。竹生态文化旅游业、现代竹产业、绿色食品加工业比较优势突出,成功创建为全省首批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县。竹海长裙竹荪、长宁苦笋、长宁脐橙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竹宴、双河凉糕、竹海黄粑等特色美食享誉全国。

  1.全竹宴:竹海美食,首先得讲“全竹宴”。竹海全竹宴,又名“熊猫大餐”。因为每一道菜都与“竹”有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食材包括竹笋、竹荪蛋、竹荪菜、竹菌、竹海腊肉、竹筒豆花、竹筒竹、竹荪酒、竹泡菜等“竹”菜,共计十多个大类100多个菜品,让竹及其衍生物的每一部分都得到充分利用。2016年,长宁推出的“全竹宴”和“竹荪席”参加第六届北京国际食用菌餐饮大赛荣获“三金一银”佳绩。

  2.长宁竹荪:最值得一提的美食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长宁竹荪。与其他地方竹荪不同的是,长宁拥有独特的长裙竹荪,在竹荪的所有品类中,长宁长裙竹荪个体最大,外观最漂亮,其干品有浓郁的酱香味,做菜味道鲜,口感肉质厚实脆嫩,最适合高级餐馆做工艺菜。1972年,尼克松总统在尝到长裙竹荪制作的名菜“竹荪芙蓉汤”后赞不绝口,赞其为“美味的白珍珠”。

  3.长宁苦笋:长宁苦笋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苦笋不但是山珍佳肴原料,还可入药。

  4.长宁凉糕:选用本地桂朝米和糯米磨制而成,以“绵扎细嫩、入口清爽、回味香甜”而闻名,有传统红糖味、西瓜味、菠萝味、香蕉味、草莓味、柠檬味、哈密瓜味、芒果味等十多种味道。2016年,双河凉糕入选“宜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曾接受过中央台的专题采访,获得了“竹海名小吃”“竹海名店”等称号。

  5.竹海黄粑:一种米粑,选用糯米和籼米,经煮、蒸、打、磨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米料经过竹甑子蒸熟,渗入竹的香味。米粑经竹箨和红糖的浸染,变成金黄,就叫成了黄粑。

 
  文化人文底蕴深厚。有近1400年的建县史、1300余年的竹文化传承史,是明代礼部尚书、太子少保周洪谟,清末川南怪才苏济川以及原中共中央秘书长余泽鸿等历史文化名人和革命先烈的故乡。江泽民、王岐山、李鹏、乔石、吴邦国、贾庆林、尉健行、曾庆红、吴官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亲临长宁视察,给予很高赞誉。长宁县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拥有“1+8”的文化资源结构。“1”指的是丰富的竹文化旅游资源,“8”分别是以川南游击队余泽鸿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资源、以竹海酒、国美酒、安宁烧酒为代表的酒文化资源、以周洪谟为代表的国学文化资源、以双河盐井为代表的盐文化资源、以侯光炯为代表的农耕文化资源、以七洞沟为代表的东汉文化资源、以车车灯为代表的非遗民俗文化资源和有西南地质博物馆之称的地质文化资源。

  相关荣誉称号。长宁县是“中国竹子之乡”先后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最佳乡村旅游目的地”“中国十佳生态养生旅游名县”“四川省旅游强县”“四川省乡村旅游强县”“四川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县”“首批天府旅游名县”“全域旅游示范区”。

  长宁重点景区介绍:

  【蜀南竹海】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中国群众最喜爱的十大景区、中国最具特色的十大景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绿色环球21”认证景区。蜀南竹海面积120平方千米,中心景区45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竹林林海,也是中国最大的丛生竹、散生竹和混生竹生长基地。蜀南竹海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忘忧谷、墨溪、蜀南竹海博物馆、观云台、翡翠长廊、挂榜岩、观海楼、龙吟寺、海中海、仙女湖、仙寓硐、天宝寨、青龙湖、七彩飞瀑等景区。蜀南竹海的气候属中亚热带温润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8℃,年均降水1250毫米,年均相对湿度在83%以上,冬暖、春早、夏长、秋凉,一年四季都适宜旅游。

  【西部竹石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四川省生态旅游示范区、世界上最古老的喀斯特地貌、世界上最独特的竹石林奇观、世界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候选地。包括竹石林核心景区和千年黄桷树、亿年夫妻石、桫椤沟、石垅坡寒武纪石林等外围景区。竹石林核心景区包括芭蕉硐、苦竹林、楠竹林、地缝、桃园、五子登科、人居天坑、牛滚凼、陈家湾、玉峰屏10个景区。是游览观光、科普教育、休闲度假、养生养老、消夏避暑的旅游胜地。

  【七洞沟】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川省生态旅游示范区、四川省森林康养基地古河镇七洞沟景区,面积20平方千米,因有七个洞崖墓群和七条溪沟,故名“七洞沟”。

  景区内有绵溪河大峡谷风光,绵溪河漂流,“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汉七个洞崖墓群,时光索桥,植物“活化石”桫椤群落,“金丝楠”物种取种基地——桢楠林,汉代寺庙飞泉寺,7条溪沟(洪谟沟、红岩沟、白马沟、沙仙沟、胭脂沟、桫椤沟、象鼻沟),胭脂湖和绵溪湖等景观。可漂流体验、健康养生、东汉考古、洪谟研究、休闲度假。在国庆前推出了长386米、桥面宽3.3米、高188米的9D玻璃吊桥,受到了游客好评。

  【蜀南花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四川省森林康养基地、四川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成功创建为四川省生态旅游示范区。蜀南花海不仅是草本花卉观光,而且是珍稀乔木、灌木、草花、藤本结合的花海景区,是淯河自然风光与现代生态农业结合,是休闲度假与运动养生结合,是东汉崖墓文化和传统民居文化结合,集国际花卉观光、新鲜果蔬采摘、农耕文化体验、生态园林养生、儿童亲子娱乐于一体的新型生态农业观光型景区。蜀南花海总体布局为一心(游客中心)二廊(翡翠花廊、淯江画廊)三坝(何家坝、张家坝、蓼家坝)四区(和乐古镇服务区、李子采摘体验区、东汉崖墓文化区、淯江农耕区)。

  【佛来山】佛来山旅游区位于长宁县开佛镇,面积约14平方千米,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佛来山中心景区距长宁县城8千米,有“飞来山”之别名。古时又称小峨眉,传说是中国佛教名山峨眉山的姊妹山。佛来山于2003年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2007年12月12日,佛来山被正式命名为第四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9年佛来山被评为四川省重点推荐乡村旅游线路,是宜宾市唯一获此殊荣的线路。2011年,佛来山旅游区主要以生态农业发展为主,大力发展农业观光园区、农耕文化体验区,并以佛来山依托,大力发展县城周边、开佛、古河、梅白的星级农家乐集群,以推动长宁乡村旅游发展,打造新的亮点和增长点,现已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级景区。

  【龙蟠溪】位于长宁县硐底镇,距集镇3千米。东与龙头镇江河村相接,西与硐底镇七坝、民元村相连,南靠硐底镇治平村,北与铜锣乡高产、红林村相邻,面积约6平方千米。两山夹一槽形成龙蟠溪山的旅游基础。包括六景点:漆树沟、蛟龙洞、望夫石、应龙亭、玛瑙煤矿遗址、蛟龙洞;三河滩:虬龙滩、应龙滩、蛟龙;四农庄:未来香农庄、龙溪里农庄、生态农庄。在龙蟠溪书院收集整理本土历史名人苏济川所作《虫虫歌》120篇。龙蟠溪开展河滩烧烤节、年猪节、漂流等特色文化旅游活动,以柴火鸡、木桶鱼为美食的主题醉享活动,通过互联网、长宁发布、大长宁成功推出“龙蟠溪”一日游活动。在2017年成功创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竹海酒庄】竹海酒庄旅游景区位于“中国白酒金三角”腹地——宜宾市长宁县竹海镇,处在宜叙高速至蜀南竹海中心景区旅游高等级公路旁,是川滇黔渝“大竹海”旅游环线上的重要景区。竹海酒庄自然环境适宜酿造优质白酒所需各种微生物生长。水为蜀南竹海竹根水;窖泥为蜀南竹海特有的弱酸性黄泥,富含镍、钴等多种元素;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种粮食融合天然竹料,打造为世界原创竹香型白酒典范。竹海酒庄包括:游客中心、竹酒酿造车间、百竹园、藏娇园、包装展示区、农耕文化区、竹酒文化中心、竹酒勾调体验区,是集观赏性、参与性、体验性和科普性于一体的工业旅游目的地,2018年成功创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四川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余泽鸿故居】余泽鸿故居景区位于长宁县梅硐镇泽鸿村1组(小地名:大窝沱),距梅硐镇8千米,距县城48千米,距宜宾市84千米;东邻兴文县僰王山旅游风景区;南连仙峰苗族镇;西接富兴乡和双河镇葡萄井;北靠江安县红桥镇。始建于1850年,是余泽鸿长期生活和战斗的地方,景区内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独具特色。景区里竹林密布,有苦竹、楠竹等散生竹和丛生竹共23种竹类,以及桢楠、润楠、山茶树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时有大山雀、白鹤、白鹭出现,并有独特的僰文化、红色文化、苗族风情,是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红军精神,旅游、避暑、探险、休闲、文化传播的旅游胜地。旅游景点有红军驿站、红军路、红军井、花海、竹林路、红军广场、红军食堂,占地2000平方米的游客中心。2017年成功创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洪谟故里】碧浪水乡面积1000亩,湖容水352万立方,全湖有3条分支,各分支分别为2.5千米、3.5千米、5千米,其全长11千米。湖内共有大小7个岛屿和半岛,岛型优美,形状各异,岛上绿草成荫,倒影水中,湖线曲折通幽,港湾密布,有千岛湖之神韵,湖水清澈深幽,微风荡漾,碧波荡起,掀起阵阵涟漪,水天一色,景区内动物资源丰富,湖中鱼类纲目繁多,有鲢鱼、岩原鲤、鲤鱼、江团、鲫鱼等30多种野生鱼类,湖面白鹭、野鸭等野生鸟类常年栖息,湖畔野兔奔跑,为景区增添了新的气息和景观。现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苦竹·天泉】苦竹寺始建于元代,是长宁县最早对外开放的宗教场所。2002年,寺内新建有香客宿舍。2004年动工修建大雄宝殿并对外开放。2013年底,该景区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2018年苦竹·天泉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